數據發布
1. 中國5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,預期及前值均為51.1。國家統計局指出,制造業延續穩定擴張態勢。價格指數為近年高點。從行業來看,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高于80.0%。非制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,當月官方非制造業PMI為55.2,環比上升0.3個百分點。
2. 今年前5個月,我國外貿進出口14.76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28.2%,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年呈現增長態勢。據海關統計,5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.14萬億元,同比增長26.9%。其中出口增長18.1%,進口增長39.5%,貿易順差2960億元,同比減少32.1%。
3. 中國5月CPI同比上漲1.3%,環比下降0.2%;PPI同比上漲9%,創近13年新高,環比上漲1.6%。分析指出,5月CPI漲幅略低于市場預期,主因豬肉價格下行所致。而國際原油、鐵礦石、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,疊加國內需求穩定恢復,推動我國工業品價格上漲。
4. 中國5月M2同比增長8.3%,預期8.1%,前值8.1%;新增人民幣貸款1.5萬億元,比上年同期多增143億元,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億元;預期14287.5億元,前值14700億元。分部門看,5月住戶貸款增加6232億元,其中,短期貸款增加1806億元,中長期貸款增加4426億元。
5. 財政部數據顯示,1-5月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454億元,同比增長24.2%;其中,證券交易印花稅1228億元,增長50.3%。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3553億元,增長3.6%。
6. 財政部:1-5月份,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282164.4億元,同比增長30.5%,兩年平均增長8.9%;利潤總額17939.3億元,同比增長1.7倍,兩年平均增長13.5%;5月末,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.3%,同比下降0.2個百分點。
官方聲音
1. 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,央行緊急出手!為加強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管理,央行決定,自6月15日起,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,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5%提高到7%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,此次政策調整傳遞出兩個信號:一是央行不會放任人民幣過快升值,必要時將果斷出手;二是央行不出手則已,出手必是重拳。
2. 工信部印發《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1年工作計劃》,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領域應用,促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。根據文件,2021年重點工作包括深化“5G+工業互聯網”、加快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等。
3. 央行行長易綱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,從去年和今年兩年平均來看,預測我國GDP增速將接近于潛在增長率水平。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,以資本和勞動投入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,未來可持續增長主要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并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釋放經濟增長潛力。
4. 工信部召開部分省市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座談會,強調要努力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加強經濟形勢跟蹤研判,重點對下半年工業增速走勢、部分行業企業增收不增利、人民幣匯率波動、芯片短缺、能耗約束對工業經濟影響等問題開展深入分析。
5.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“十四五”時期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更大激發市場活力促發展、擴就業、惠民生;確定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措施,包括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范圍,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,積極推動海外倉發展等。
6. 央行召開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強調,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,防范外部沖擊,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。要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,增強經濟發展韌性;優化存款利率監管,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,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,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。靈活精準實施貨幣政策,推動經濟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。
行業動態
1. 乘聯會數據顯示,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62.3萬輛,同比增長1%。其中,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9.6萬輛,環比增長6.7%,同比增長174.2%,呈現強勢增長態勢;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33463輛,環比增長29%。乘聯會將今年新能源乘用車預測銷量調高至240萬輛。
2.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(WSTS)預計,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達5272億美元,同比增長19.7%;明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進一步增長8.8%;記憶體產值將增長17.4%,增幅仍將高居第一。
3.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,2021年5月,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3.8GWh,該項數據相較4月的12.92GWh環比增長6.7%,同時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65.8%。同時,隨著磷酸鐵鋰電池的逐漸放量,兩者占比相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,其中磷酸鐵鋰電池本月產量占比升至63.6%,遠超三元電池的36.2%。
4. 中基協:截至5月末,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427家,環比減少0.21%;管理基金數量增長1.26%至106345只;管理基金規模增長0.20%至17.82萬億元。
5. 中國信通院:5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96.8萬部,同比下降32%,其中5G手機1673.9萬部,同比增長7%,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2.9%。
6.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六大機構發布《合肥宣言》,將全面推動新型顯示、半導體、電子元件、電池等行業與汽車行業的合作,進一步提升核心技術創新能力,加強產業鏈、供應鏈、價值鏈保障能力。
要聞回顧
1. 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,聽取“十四五”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,審議《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》,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,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
2. 央行發布《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(2021)》顯示,2020 年區域經濟金融運行主要呈現出經濟展現強大韌性,區域協同發展穩步推進的特點。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的內地省份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9.3%,城市群引領作用持續增強。
3. 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會計財務工作電視會議。會議要求,會計財務部門要堅持前瞻性思考,做好研究儲備,不斷完善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會計財務框架;堅持全局性謀劃,構建過緊日子常態化格局,完善財務統籌保障體系和企事業工作體制機制,夯實人民銀行履職保障基礎;堅持戰略性布局,深化管理變革,突出績效導向,促進效能提升;堅持整體性推進,深化財會監督工作,推進會計財務全面從嚴管理。
4. 國家統計局指出,國內工業品市場競爭比較充分,價格上漲對CPI傳導有限,價格全年保持基本穩定是比較有基礎、有條件的。近期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帶來PPI漲幅明顯擴大,原材料部分領域價格較快上漲確實要引起重視,要加強市場調節,緩解企業成本壓力,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。
5.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《2021世界投資報告》稱,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額約為1萬億美元,同比下降35%。其中,發達國家下降58%,發展中國家下降8%。亞洲地區上升4%,為唯一實現正增長地區。中國2020年外國直接投資增長6%,達1490億美元,為全球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。
6. 世界銀行最新中國經濟簡報顯示,隨著經濟活動繼續正常化,中國的復蘇范圍擴大。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8.5%。報告指出,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,勞動力市場向好,這將支持經濟增長從公共投資和出口轉向消費。